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零八章 十字軍

關燈
俄國主力布置在俄土邊境,俄軍占據明顯優勢,俄國本土已經基本保證安全,因為彼得的命令,因此雙方戰況並不激烈。因此俄國國內的生產生活也可以繼續同戰前一樣進行,內閣已經取消全國戰時體制了。

俄國各地的應征入伍的年輕人,也相繼來到莫斯科堡。他們就要成為新組建的第四第五第六三個俄國師團的士兵。

1682年下半年,俄國基本已經脫離了戰爭的困擾。因為得到來自伊斯坦布爾的額外的收入,俄國財政已經充裕地過分了。原本內閣限於財政壓力而不得不降低目標的改革,反倒可以更加大跨步地前進。俄國的經濟一如既往地快速發展......

1683年秋,在賽格德已經快要流了近一年鮮血的聯軍依然撐不住了。相比於財力雄厚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地利和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實力難以匹敵,根本無法和土耳其拼消耗。

其實,如果奧地利和波蘭立陶宛能夠整合全國.發揮全部實力,也是能夠和土耳其較量一二的。然而,相比於****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地利和波蘭立陶宛王國卻是仿佛一盤散沙。

奧地利前文大致講解了一些,雖然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擁有大片領地,但是卻無法真正將之整合到一起,只能夠成為分散的領土。雖然這些領土能夠持續不斷地給維也納輸血,但是這些領土內部的矛盾也是頗多,而且為了保衛這些土地,奧地利也必須在當地留下足夠的駐軍。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多而分散的領土,牽扯了奧地利太多的軍力。

而波蘭立陶宛王國雖然是一個完整的國家,但是國內的封建領主林立,整個國家的基礎也是建立在農奴制之上的。這些大貴族不僅僅擁有領土,還有軍隊,在自己的領地內也是擁有高於國王的權勢,而且還擁有罷免和選舉波蘭國王的權利。現在聯軍裏的波蘭軍隊,除去一小部分是波蘭國王自己的私人軍隊,其他都是響應國王號召的大貴族的軍隊。很顯然,波蘭國王想要國內的貴族再出兵增援,實在難上加難。

因為奧地利和波蘭王國難以為繼,因此他們一方面不斷地派出使者督促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加緊對東線土軍的進攻,迫使土耳其崩潰求和;一方面,利奧波德一世在維也納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名義號召諸侯勤王。

原本歷史上,土耳其進攻奧地利,發生著名的維也納之戰以前,利奧波德也曾經發出勤王詔書,但是土軍勢大,響應者寥寥。然而現在,雖然聯軍被土軍擋住了,寸步難前,但是歐洲對土耳其帝國的優勢卻是如此的明顯。這可是歷史上第一次歐洲國家主動進攻土耳其並且如此深入地攻入土耳其領土。

作為率領聯軍抗擊異教徒的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以及在維也納調度大軍後勤供應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早就被傳的聲名遠揚,成為英雄一般的存在。

正因為歐洲的優勢是如此的明顯,因此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發出勤王詔書以後,梵蒂岡教皇國的羅馬教皇首先響應,熱情的讚美了利奧波德和揚·索別斯基的功績,同時資助他們二萬意大利金幣,號召整個歐洲支援。

就連教皇也極力讚揚奧地利和波蘭的壯舉,以及號召歐洲支援,頓時把歐洲的熱情點燃,各國的狂信徒.年輕人.雇傭兵.無賴.無業游民自發的向著巴爾幹半島開進。

各國國家也相繼派出了軍隊參戰,這是一場壯舉。同時也是一次盛宴,在土耳其帝國身體上進行的一場狂歡。

法國出兵六千,西班牙出兵五千雇傭兵,葡萄牙出兵一千,丹麥出兵二千,瑞士出兵一千雇傭兵,瑞典出兵三千,等等。總共出兵一萬七千。

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意大利各城邦總共出兵六千雇傭兵,薩克森出兵三千,巴伐利亞出兵二千,勃蘭登堡出兵一千六百,不來梅出兵八百,黑森出兵一千雇傭兵,普法爾茨出兵一千,符騰堡出兵一千,等等。總共出兵一萬五千。

雖然,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新教諸侯迫於皇帝和教皇的壓力,以及法國.西班牙等天主教國家為了天主教的信仰而不得不出兵,但是總的來說他們的幫助也實在無力,總共加起來也不過是三萬二千大軍,其中還有為數不少的雇傭兵渾水摸魚。而像此時的像英國這樣的國家,既遠離歐洲本土也非天主教國家,又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所以就連出兵的資格也沒有。

其實,任何國家都不願意幫助奧地利。因為如果土耳其就這樣被壓迫到底的話,那麽就沒有國家可以在東面牽制奧地利,那麽哈布斯堡家族的精力就可以更大地放到歐洲,而這對於歐洲國家可不是什麽好消息。剛剛過去的三十年戰爭,不就是為了打擊強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嗎?

事實上,就連教皇也不願意幫助奧地利,畢竟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最大的矛盾絕不是皇帝和諸侯們的矛盾,而是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不過,奧地利在前面抗擊異教徒,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如果是以前,甚至都可以“封聖”,就是冊封為聖人,貞德就是被冊封為“聖女”。為了避免奧地利和盟友波蘭王國單方面獲得獲得勝利,取得抗擊異教徒的威望。因此,教皇才自己出資幫助聯軍,同時也號召歐洲出兵。這樣,就算對方最後獲勝,那麽抗擊異教徒的功勞也是大家平分,最多利奧波德一世功勞稍微大一些罷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雖然歐洲諸國都出兵了,但是卻又不想出太多的力。因為最後獲得的土地也只能夠是讓奧地利得到罷了,他們能夠得到的只是賠款和戰利品。

如此,仿佛像是以前的十字軍,瘋狂湧向東方。因此,1683年也被歷史學家稱為“十字軍的一年”。

ps:關於書評區的一些批評和建議我看到了,會努力改進的。現在回答一下讀者的提問。一些涉及到後面的劇情的問題,就跳過了。

第一:貿易協定很難簽訂。確實是的,和平的簽訂卻是困難,因此我會努力合理的去做。這裏暫不講述。

第二:理藩院招待外賓的房間太豪華了。嗯,理藩院解放以後改建就是“北京和平飯店”,我想既然幾百年以後和平飯店都可以是國際性的,那麽豪華程度是可以預期的。另外,理藩院就是招待蒙古王公的,而政治作秀上來說,蒙古王公和清朝皇帝是兄弟兼臣子的關系,考慮到蒙古對於滿清的重要性,所以修建的時候就是往豪華奢侈方向去的。

第三:俄國海軍底子很薄,因此擊敗瑞典,俄國海軍基本幫不上忙,可以放心。至於怎麽擊敗瑞典?會努力合理地講述故事,俄國肯定不會單打獨鬥就是了。

第四:南下印度或東進美洲,抱歉,相當於遠征了吧。不是很行吧?

第五:德意志帝國好像滅亡了吧?現在是聯邦德國。一戰戰敗以後,德國就把皇帝威廉推翻了。不管怎麽樣,彼得作為一個封建勢力的頭子,學習這種歷史證明是失敗的制度,合適嗎?而且這種制度恐怕也是更加適合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用吧?

第六:抱歉,叨擾了,求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